又是一年豐收季,麥糧翻滾遍地“金”。6月11日上午,樂陵市小麥機收減損、玉米精量播種暨智慧農業現場推進會在孔鎮鎮崔洼村舉行。
活動現場,伴隨著馬達的轟鳴聲,智能無人駕駛小麥收割機在麥田里來回穿梭,按照既定路線進行無人收獲作業,收獲、調頭、轉彎、卸糧一氣呵成。緊接著,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無人駕駛玉米播種機進行播種作業,農機、農藝和智能技術的完美融合,滿滿的智慧農業科技感,讓前來參加活動的新型農業經營組織和農機合作社代表、種糧大戶及部分農戶大開眼界。
無人收割機每小時可收割小麥15畝左右,精準作業,效率高、損失率低。
據介紹,無人收割機分別來自濰柴雷沃和中聯重科,行走速度快、收割效率高、脫粒效果好,受到觀眾一致稱贊,被稱為“收割神器”。濰柴雷沃易田網絡科技副總經理劉超介紹,相對于傳統收割機,無人駕駛收割機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工作模式靈活多樣、行駛路徑直、軌跡偏差小等優點。一臺無人駕駛收割機一小時可以收割15畝左右的小麥,不僅提高了作業精度、作業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可最大程度降低損失率。
人工智能農機正在作業。
收完麥子種玉米,同樣可以使用無人駕駛機械來播種,而且種植精度得到大幅提升?!叭斯ゑ{駛機械播種,經常會跑偏,有時會有好幾十公分的誤差。利用無人機械播種,從地這頭到那頭筆直筆直的,基本不會有誤差。玉米趟子橫平豎直,方便后期管理和收割,有效保證了增產增效。”劉超說。
“過去收麥,比的是最短時間內誰收的多,現在比的是誰損失的更少。只有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從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運用‘智能農機+智慧農業’科學種田,才能實現糧食增產增收?!睒妨晔修r機服務中心主任席延軍介紹,為扎實做好夏收夏種工作,市里堅持“降耗既是增收、減損既是增產”的理念,大力發展高效、智能、減損、增產的農機裝備。三夏生產以來,樂陵市組織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收割機、高端小麥收割機等共計1900臺有序流動作業,成立小麥機收應急作業服務隊16個,檢修各類農機數量7000臺,確保小麥顆粒歸倉。今年,樂陵市種植小麥86.8萬畝,預計畝產650公斤,機收減損每下降1%,就能多收560萬公斤糧食,因此強化機收減損就是增產。
北斗導航,無人機作業又快又好。
隨著無人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尤如為農業現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作業效率,還引領著未來智慧農業發展新的方向。據悉,今年,樂陵市與濰柴雷沃公司、中聯重科公司等開展智慧農業戰略合作,建起了全省第一家智慧農場,打造鄉村振興智慧農業樣板,全面提升全市“噸半糧”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