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通道有積水會自動報警、路燈用手機可調整亮度、每個廣告牌都有身份標記、遠程可看到畫面內容;智能AI能夠自動巡查,對人員集聚、異常行為等自動告警;點開大地圖,規劃、衛星影像和實景的虛實結合都可看到,還能實時掌握區域的人流、車流態勢……如今,這些智慧應用場景,已在兩江新區兩路果園港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綜保區)投入使用。
上游新聞記者從綜保區 “智慧城市”一期項目驗收評審會上獲悉,該項目一期順利通過初步驗收。
作為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綜保區承擔著先行先試、示范引領的排頭兵重任。作為重慶市第一批智慧園區試點單位,綜保區智慧城市項目在設計階段就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在對現有信息化資源進行充分整合的前提下,結合各業務板塊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痛點和難點進行建設。
該項目通過信息技術、智慧應用,全面整合綜保區內外資源,打造基礎設施網絡化、城市運行精細化、服務功能專業化和產業發展智能化的載體和平臺,使綜保區管理服務更加高效便捷,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項目于2020年8月正式啟動建設,2021年9月15日完成建設任務,建成了“四+五”的應用系統。其中包括四個核心底層:1套基礎設施、1個數字平臺、1個指揮中心和1套信息安全體系;五個業務應用系統:智慧安防管理、智慧土地管理、智慧交通管理、智慧綜保區管理、智慧服務。
同時,通過部署113臺網絡、服務器、安全等各類服務器,構建了智慧綜保區的基座;完成綜保區40平方公里的地理信息采集及8平方公里重點區域的建模,繪制了智慧綜保區的底圖;投用智能井蓋、單燈控制器、雨污混排等797個外場傳感設備,將綜保區內8平方公里39408個市政設施納入系統,帶動5萬傳統設施邁向智能化管理,形成了智慧綜保區智能感知觸角。
目前,城市管理、安防板塊已開始試運行,共計提報工單1000余單,結案閉環占比達98.8%。智慧港區指揮中心也同步用于綜保區綜合調度,實現了“一張底圖”全面整合綜保區數據,“一個中心”全景展示綜保區形象和功能示范。綜保區將繼續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運用大數據、智能化為綜保區賦能,為兩江新區做靚重慶“智慧之城”名片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