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為我國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幅美好數字生活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綱要》指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健全產業集群組織管理和專業化推進機制,建設創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
在未來產業規劃方面
《綱要》指出,要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在科教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基礎雄厚的地區,布局一批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供給。實施產業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加速形成若干未來產業。
在新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綱要》明確,要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支撐,布局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增強數據感知、傳輸、存儲和運算能力。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用戶普及率提高到56%,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擴容骨干網互聯節點,新設一批國際通信出入口,全面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實施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能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建設E級和10E級超級計算中心。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體系建設。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資渠道,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
在全面促進消費方面
《綱要》指出,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穩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提升傳統消費,加快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健全強制報廢制度和廢舊家電、消費電子等耐用消費品回收處理體系,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培育新型消費,發展信息消費、數字消費、綠色消費,鼓勵定制、體驗、智能、時尚消費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發展服務消費,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推動教育培訓、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消費提質擴容,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在數字中國建設方面
《綱要》明確,要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要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要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加快推進基礎理論、基礎算法、裝備材料等研發突破與迭代應用。加強通用處理器、云計算系統和軟件核心技術一體化研發。加快布局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神經芯片、DNA存儲等前沿技術,加強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材料等基礎學科的交叉創新,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
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
《綱要》指出,要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鼓勵企業開放搜索、電商、社交等數據,發展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產業。促進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深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長點。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在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方面
《綱要》明確,要以數字化助推城鄉發展和治理模式創新,全面提高運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立涉農信息普惠服務機制,推動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個人信息等網絡安全的保護,為此,《綱要》指出,要健全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加強重要領域數據資源、重要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建立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提升安全防護和維護政治安全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審查。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跨領域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提升網絡安全威脅發現、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攻擊溯源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術創新,提升網絡安全產業綜合競爭力。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和人才培養。
為構建數字生活的美好圖景,《綱要》要求推動購物消費、居家生活、旅游休閑、交通出行等各類場景數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生活。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依托社區數字化平臺和線下社區服務機構,建設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生活服務、社區治理及公共服務、智能小區等服務。豐富數字生活體驗,發展數字家庭。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加快信息無障礙建設,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共享數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