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溫室大棚,草莓的香氣立刻撲面而來。只看見一顆顆草莓吊掛在半空中的架子上,顆粒飽滿,顏色鮮美。與平時所見的不同,近日,記者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的百旺農業種植園看到草莓種植從地上搬到了半空中,顯得更加干凈了。
“這是我們引進的高架無土栽培模式?!?百旺農業種植園總經理劉文喜指著草莓溫室大棚說道,“從2018年與北京市海淀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開始試驗高架無土栽培,我們發現這種栽培模式管理方便高效,生產出來的草莓品質提高了,產量也增加了。”
無土化栽培 高效增產
每到冬季,北京草莓陸續成熟上市,深受市民喜愛。據了解,2020年京郊草莓生產面積共約7104畝,生產的品種主要是紅顏。草莓種植一般采用土壤栽培模式,百旺農業種植園為何要采用高架無土栽培,將草莓移到半空中栽種呢?
“好處可多了!”北京市海淀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鄭禾說道,草莓很怕土傳病害,一片土地多年種植草莓后,很容易發生土傳病害和土壤連作障礙,影響草莓的產量和質量。而應用在百旺農業種植園的高架無土栽培模式,一方面很好的避免了病害障礙等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設施空間利用率,還具備省水、省肥、省工等優勢。
“生長季延長了,產量也就上去了。” 劉文喜介紹到,土壤栽培草莓一年能夠生產3-4茬,而利用高架無土栽培模式解決草莓種植痛點問題后,一年能生產6-7茬,產量穩定在每畝7000斤左右,比土壤栽培高出1000-2000斤,畝增收20000-30000元。
在人工投入方面,據園區統計,應用高架無土栽培模式后,一個人工能夠管理約兩個大棚,每個大棚又可以節省日常維護時間約1.5小時,即可節省33%的人工。另外,半空高架的栽種技術還能大大降低草莓種植者的勞動強度,種植者從地里站起來了,再也不用長時間彎腰蹲在地上干活。
“每到節假日,園區都是前來采摘草莓的游客?!卑偻r業種植園工作人員安然介紹,目前,采用高架無土栽培產出的草莓果實表面潔凈、外形美觀,方便了游客們的觀光采摘,增強了采摘體驗感,更能體現出都市休閑農業的特點。
農業種植工作人員正在給草莓疏花
科學化管護 安全提質
“我們的草莓是拿過全國金獎的。”劉文喜從高架上摘下一顆草莓滿是高興地說道,“相比一般種植的草莓,我們的草莓單果重平均45克,果型好,均勻度高,甜度值能達到13-16%。產品還通過了283項全檢,草莓的品質和安全是有保障的。”
為什么百旺農業種植園種植的草莓品質優良?劉文喜有著自己一套特色的管護方法。
首先在育苗上采取低溫蓄冷育苗的方法,冷涼氣溫環境下培育的草莓苗,比在平原地區的生命力更加頑強。更容易達到草莓進行花芽分化所需的蓄冷量,從而促進草莓花芽提前分化,產出果實提早上市。
其次利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將肥料溶液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根據草莓生長的需求,把水和養分定量、定時地直接供給作物,達到精準施肥的目的
針對草莓植株生長、長勢不一致的難題,園區采用軸流風機均溫系統,結合基質加溫、噴霧降溫,有效地控制溫室內環境溫度,溫度恒定在13-18℃之間。據介紹,保持溫室內各個位置的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能夠提升溫度資源利用率,降低草莓植株病蟲害發生率,特別是在草莓授粉期間,可以顯著提升授粉率、座果率,提高果實品質。
草莓“嬌貴”,病蟲害防治是重點。園區采用天敵防控的方法,通過投放天敵昆蟲瓢蟲等防治害蟲,草莓生長更加綠色安全。
“你們可以掃一掃這個二維碼?!眲⑽南材闷鸩葺吷系囊粋€小紙牌說道,“我們的管護流程是可以被看見的,二維碼的內容就是展示出生產的全程。每顆草莓出場都會配有二維碼和合格證,只有‘兩證’齊全,才能進入流通。”
智能化管理 精準產出
“它能清晰捕捉生產畫面,一點點建模。”園區技術人員指了指大棚里面的攝像頭介紹。去年4月,作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百旺農業種植園建成了北京市首個5G高架無土栽培草莓智能溫室。
據了解,5G高架無土栽培草莓智能溫室是將農業物聯網、多參數一體化傳感器、水肥一體化、圖像識別、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和高架無土栽培草莓生產進行深度融合,實現高架無土栽培草莓生產全過程信息感知、精準管理和智能控制。
劉文喜介紹,利用5G溫室智能控制系統對草莓生長的溫度、濕度、光照、營養液濃度等生長指標實時監測,可以對草莓生長進行更加精確的定量管理,為草莓植株營造出最佳生長環境。同時,通過將采集到的實際環境指標進行智能化分析,能夠最終作出最合理、最經濟、最高效率的實施與決策,效地提升了園區綜合管理水平和草莓生產智能化。
園區還可以根據大數據進行針對性的種植,市民也可通過手機APP,了解草莓品種和生長指標,選取自己喜歡的“定制”草莓。
“通收集生產指標而形成的大數據平臺和‘區塊鏈’,能夠告訴種植戶定點定量生產,形成一套簡潔、高效可復制的體系化生產模式?!?/span>
鄭禾介紹,海淀農業的發展將突出科技創新,按照打造高質量“農業中關村”的要求,發展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這也是未來都市農業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