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挑戰的2020年過去了。
年初時,中國最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沖擊。
年末時,中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主要經濟體。
在這其中,5G擔當重要引擎,中國5G快速發展帶來了強大推動力。
一年時間,中國擁有了全球最大規模5G網絡,擁有了絕大部分5G連接。
中國5G迎來了《巔峰時刻》,而且這只是開始!
第一幕
冰凍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來沒有在老家過過那么長的春節”,問起他對2020年的最大感受,趙秀輝這樣回答道。
年過五旬的趙秀輝是一家通信工程公司的員工,上海世博會舉行的那一年,他從老家江蘇來到上海,一直從事通信基站的安裝維護工作,時至今日,在這一行他稱得上是元老,經歷了從3G到4G再到如今5G的變遷。
往年春節時,趙秀輝在老家一般待七八天就會回到上海,但2020年春節,他在老家待了兩個多月時間,“因為疫情,出不來,走不了?!?
趙秀輝在老家歇息的這兩個多月,中國5G建設被疫情摁下了“暫?!辨I。從2019年下半年掀起的第一波中國5G建設熱潮,被迫“冰凍”。
時間回到2019年6月6日,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我國5G商用牌照發放。中國5G吹響了加快發展的號角,這是第一次提速。
之前,我國制定了5G“三步走”策略:2018年,大規模試驗組網;2019年,試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
但在全球5G進程提速的大環境下,為了更加集聚產業資源、推動產業發展,我國5G商用進程也同步加快,比原計劃提早一年。
這讓運營商感到突然。
在2019年6月舉行的MWCS(世界移動大會上海站)期間,中國移動首席科學家易芝玲在一次會上表示:“原本中國移動2019年只是做預商用,目標是在國內30個城市建設5G,每個城市1000個基站。沒想到5G提前商用,所以在2019年底前拓展至50個城市?!?
其他兩家運營商也是如此,迅速調高目標并展開行動。
“5G提前發牌,意味著我們節奏要加快,這使得我們的建設周期變得相當緊,真正發力是在8月和9月兩個月。到了11月份,集團那邊又上調了目標,經過沖刺,在2019年底我們完成了5千多個5G基站建設?!鄙酆#ɑ┱f道,他是某省級運營商5G建設負責人。
經過提速,2019年底我國5G基站規模達到13萬個,這比早前預計的5萬個高出2倍多。
但是,這股熱潮在2020年2月戛然而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5G建設陷入停滯。
一方面是缺人,趙秀輝們還待在老家,過著悠長的春節假期。5G雖是高精尖技術,但是5G建設卻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沒了這些建設人員,5G基站自然難以推進。
另一方面是缺設備,這方面影響比缺人的影響更持久 ,“實際上,到4月上旬,我們上半年任務所需的某公司5G設備才全部到齊,到5月底,另一家設備商的設備才到齊。還有些需要替換的5G設備,有些廠商的貨到6月底都沒到齊?!鄙酆1硎?。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中國5G發展的快節奏,暫停了前進的步伐。
第二幕
提速
2020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上海雷暴雨,東方明珠被閃電“擊中”的場景,猶如科幻大片,在朋友圈內瘋傳,甚至上了熱搜。
可惜這場大暴雨未給申城帶來涼意,第二天仍是35度的高溫天。這天趙秀輝的“戰場”是在地鐵18號線下鹽路建設現場,他們要在地鐵站廳站臺安裝5G設備。
這不是輕松活,相比地面,十幾米之下的地下空間更加悶熱,趙秀輝肩扛手提,將每個達四五十斤重的5G設備運送下去,還要進行安裝。
除了悶熱,夏天對他來說還有滾燙。趙秀輝和同事經常要爬上幾十米高的管塔,為了在作業時固定身體,他用大小腿緊扣著鐵管,而鐵管被烈日炙烤,一兩個小時下來就會被燙紅。
這是成千上萬5G建設者的付出,他們忙碌的身影是我國5G建設再次提速、掀起建設熱潮的縮影。
圖片來源:費鋒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加快推動復工復產、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重要任務。
無論是對于抗擊疫情,還是推動復工復產,加快5G發展都有著重要性和緊迫性。
2月下旬,工信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加快推進5G發展。3月初,工信部又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和四家運營商的“一把手”悉數參會,研究部署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號角又一次吹響,電信運營商再次進入“5G加速度”模式!
5G建設要提速,首先離不開施工隊伍。電信運營商積極為施工人員提供返程幫助、提供防疫物資等。終于在3月底,在運營商的幫助下,趙秀輝所在的施工隊伍全部返滬,自我隔離一段時間后上崗。
上崗后,趙秀輝知道,自己現在所安裝的設備與往日不同,同一套設備不僅支持電信網絡,也支持聯通網絡,這是共建共享的成果。
為了加快5G發展,2020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采用聯合工作組機制一起開展共建共享工作,而且通過協同攻堅,破解各種復雜問題,取得切實成果。
在這些困難中,5G NSA共建共享當時在業界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來沒有人在NSA上共建共享,我們是第一個,別人說我們的膽子非常大。通過雙錨點共享、單錨點共享載波系列創新方式,我們解決了技術難題。后來,韓國、日本、菲律賓的運營商都來我們這里學習。”中國電信技術專家陳建剛說道。除了全球首創NSA共享技術,雙方還率先實現NSA共享向SA共享平滑演進。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率先在全球TOP10運營商之間全面開展5G網絡共建共享,破解了投入、頻率等資源受限和技術、管理等系列難題,高效、快速建成了一張高品質5G網絡。這是中國運營商為全球5G發展貢獻的中國式創新樣板。
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5G網絡,超前的網絡建設為5G應用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并對經濟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第三幕
登頂
陽光下的老弄堂被鍍上了一層金色,斑駁的紅磚墻和幽深的拱門浸透了歲月的故事。
這里是歷史人文底蘊深厚的瑞金二路街道,但在有些逼仄的弄堂里,自行車倚墻而放,地上散落著一些裝修建材,“小心腳下”,李蘊坤回頭向攝影記者馮誠杰喊了一聲。
這次,李蘊坤和馮誠杰是來尋找管理這些“老古董”修復的“小聰明”。
圖片來源:IT時報
2020年以來,瑞金二路街道布設在小區出入口、垃圾投放點等位置的攝像頭有了AI算法的加持,第一時間捕捉垃圾占道、車輛亂停等情況,如發現有異常,系統便會通過5G網絡,自動向社區治理人員報警。
抬頭望天,一架無人機緩緩向虹口區的景泰大樓飛去。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的傳輸能力,一場對景泰大樓的高清“遠程會診”正在進行中。
李蘊坤是《IT時報》5G應用的尋訪者之一,顯而易見的是,5G應用正慢慢從試點走向實踐。
目前,我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5G用戶數、5G基站數,所有地市均已覆蓋5G。
在中國5G規模越來越大時,5G應用正滲透進社會方方面面。5G改變世界,正在上演!
12月15日,努爾大叔走進新疆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他的手腳已經有些浮腫,作為一名嚴重的惡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顫高危患者,他急需做一次ICD(植入式心臟轉律除顫器)術后隨訪檢查。
15分鐘后,一次ICD術后程控隨訪完成。努爾大叔的心臟終于又可以正常“呼吸”了,而給他治療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教授湯寶鵬。
圖左為湯寶鵬,右一為努爾大叔,圖片來源:采訪對象
這是新疆首次5G云隨訪起搏器的術后遠程診療,通過5G、云平臺、大數據等新科技,遠程醫療服務正打破疫情帶來的隔離。
“這個項目,我們熬了兩年?!睂τ谶@次云隨訪的成功,上海電信北區局銷售與支撐中心主任楊靖宇很有成就感。
為了看到更多的美好,作為電信運營商的一名產品經理,兩年來,楊靖宇團隊和雅培嘗試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5G應用項目,尋找5G與實際醫療場景最契合的場景,“像我們這樣的螞蟻團隊都能做出業務,證明5G應用市場真正起來了?!?
2020年8月,上海電信和雅培公司的“雅培心臟起搏器5G+VR智慧醫療項目”獲得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大賽智慧醫療專題賽全國優勝獎。
這一年,全國共有4000多個應用案例報選參加工信部“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而三年前,這個數字只有300多項。
在智能制造、醫療、能源等熱點領域,礦山、港口、制造業等多個場景,5G應用模式正逐漸清晰并且陸續復制到其他行業。
中國在5G上的第二次“攀登”,將是一次自己與自己的賽跑,前面沒有對手,為全球打造5G未來的樣板,是二次登頂后中國5G飄揚的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