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針對兒童的人工智能發展原則《面向兒童的人工智能北京共識》(以下簡稱《北京共識》),9月14日在北京發布。
隨著算法、算力、數據等關鍵要素的積累和突破,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拓展更多應用場景,不斷向各領域溢出滲透,帶動人類社會全面進入智能時代。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對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為有效降低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對兒童產生的不利影響、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院計算所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組織專家制定了《北京共識》。《北京共識》包括19條細化原則,涵蓋了“以兒童為中心”“保護兒童權利”“承擔責任”“多方治理”等四大主題。
據智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曹崗介紹,作為支持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重要舉措,2019年5月25日,智源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單位,共同發布了《人工智能北京共識》,為規范和引領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提供了“北京方案”。這也是北京作為第一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代表性貢獻之一。該《共識》發布一年多來,已在疫情防控、安防等熱點領域進行試點示范,對于實現北京人工智能的“自律”“善治”“有序”發揮了了重要作用。
智源研究院人工智能倫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博士表示,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協作網絡“人工智能與兒童工作組”今后將開展以下工作:組織工作組梳理面向兒童的人工智能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善用,并同時避免誤用和濫用;通過工作組幫助中國和全球的人工智能企業以技術落地的方式促進人工智能保護兒童權益,助力兒童發展;為國內和全球的相關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參考;與全世界其他相關機構分享經驗,共享成果,以促進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助力兒童的健康成長。
針對《面向兒童的人工智能北京共識》,聯合國技術顧問、人工智能主任Danit Gal指出,這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軌跡中的一份關鍵文件,也是中國在論述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造福全人類中受歡迎的補充。國際間在兒童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發、設計、使用與共存方面的努力會因為有了中國的參與而變得更加有效。“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必須團結一致,以確保人工智能符合所有人的道德和安全要求,而中國在使人工智能成為全球共享的現實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發布會上,參會專家圍繞“發展面向兒童的人工智能”等話題提供了自己的行業經歷和專業性意見,探討共識的技術和社會落地。他們共同呼吁:教育、科研、產業界協同創新、各盡其責,通過人工智能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