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霍城縣三宮鄉下三宮村的制種玉米核心示范區,采用的智慧農業系統實現了全程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人機交互的新時代農業種植科技,實現了節水、節肥、節藥,綠色高質高效,增產增效的綠色循環發展目標,為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樣板。
據了解,制種玉米核心示范區占地面積1000畝,項目總投資275 萬元,于2020年5月完成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的安裝并投入使用。建有一套智慧農業系統,包括智能化信息服務平臺、田間智能化滴灌系統、全自動氣象站、自動施肥控制系統、首部控制系統、農情監測系統,該示范區的建設是國內最新技術水平的體現。
玉米制種基地技術員單悠然介紹,自從裝了智慧云平臺系統以后,通過手機就能監測閥門、墑情儀數據和歷史數據,澆水可以在手機APP上就能完成。研究顯示,和傳統灌溉系統相比,智能農業灌溉系統的成本差不多,卻可節水16%到30%。
霍城縣三宮鄉玉米制種基地技術員單悠然說:“土壤墑情這個檢測系統,它是比較智能的,對土壤墑情它會隔一段時間采集數據以后它自動上傳到云平臺上,所含的土壤所含的水分,氮磷氧,就可以根據這個來控制我們的智能手機系統,來選擇我們施肥罐里面需要添加什么東西,水量大概能加到多少。因為這個閥門都是特別智能的,基本上大部分的時候根據我們土壤墑情設備上傳給它云平臺的數據,它來選擇這個閥門開15度還是30度還是45度來控制水量。
霍城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種植科科長馬德林介紹:“我縣在積極探索智慧農業“互聯網+”的基礎上,以技術突破、政策扶持、土地流轉和新型經營主體為主要驅動力,大力推廣智慧農業,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截至目前,全縣智慧農業發展面積近10萬畝,標準化制種基地近2000畝。在現代農業上的這些探索,對于促進農業轉型、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