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是人民群眾生活居住的主要場所,是城市管理的基礎單元,也是破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的關鍵。2020年全國各省市不斷提升社會綜合治理能力水平,全面加強智慧安防小區建設。2019年,在“部分地方公安機關社區農村警務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暨公安派出所工作座談會 ”上,公安部指出:要以智慧社區警務建設為抓手,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和村莊建設,加強社區農村治安風險預測預警預防,全面提升社區農村安全防范水平。
什么是智慧安防小區?
智慧安防小區是對傳統社區的升級,在人防、物防與技防三方面的功能提升,通過結合時下熱門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去為各個小區建立更智能化的安防系統,有利于預防和解決不法行為。同時大數據平臺不光有采集信息的功能,還可以分析內容,讓小區管理變得輕松,環境更安全。
從智能安防系統去看,主要包括門禁系統、監控系統、樓宇對講等,利用高新技術設備去完成對小區內人員、車輛等元素的實時管控,安保人員在它們的輔助下可以更好地完成信息登記與安全巡視。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系統會自動報警,并鎖定可疑人員,將其行動軌跡曝光,輔助人員辦案。
智慧安防在小區內的地位如何?
智慧安防對任何一個小區而言都很重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生活環境與質量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除了要滿足正常的居住空間外,還要有較高的安全性,要保障人身與財務兩方面的安全。只有做好該領域的安防工作,才可以進一步輔助相關部門完成各項管理工作,推動當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打造智慧安防小區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各個地區要重視這項工作的實施,借助先進的智能設備去為大眾營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提供更科學的管理方式,加快當地的發展。
目前全國各省市“智慧安防小區”建設進程如何?
重慶計劃今年內全市打造100個智慧平安小區
據了解,位于重慶梁平的香漫林小區作為中國移動重慶公司在全市打造的首個雙千兆智能平安小區樣板項目,布設了包括平安小區物業管理平臺、人臉識別PAD、云廣播、高空拋物智能監測系統、車輛智能管理系統、全屋智能在內的多種中國移動智能社區產品和服務,覆蓋個人、家庭、社區等場景,打通了個人、家庭同社區的聯系?;谥袊苿印半p千兆網絡﹢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能力,將云計算、大數據分析、邊緣計算等技術介入社區管理,構建“云管端”一體化智能社區架構,開創了社區管理和服務新模式,為社區提供以數據為驅動的全場景智能化解決方案。
高空拋物是小區管理的痛點和盲點。中國移動高空拋物智能檢測系統采用多個攝像頭布控,分樓層將樓棟全部納入監控范圍,24小時不間斷監測,當監控攝像頭監測感應到高空拋物的時候,會自動拍攝視頻或拍照取證,鎖定高空拋物的具體位置和相關責任人,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的網絡優勢,同步向物業管理平臺告警,能一定程度震懾隨意拋物者,還能為高空拋物引發的法律問題提供有力的證據,最大化的杜絕小區高空拋物現象的發生。
下一步,中國移動重慶公司將全力推動社區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計劃今年內在全市打造100個智慧平安小區,努力構建新型平安社區和數字家庭新生態體系,推進智能社區向智慧城市發展,為山城老百姓提供更安全、更美好的數字生活。
甘肅武都首個“智慧安防小區”正式運行
近日,甘肅隴南武都區東江鎮龍吟水郡一期“智慧安防小區”創建工程完工,成為2020年武都區首個高配版“智慧安防小區”。該智慧安防系統包括人臉識別門禁系統、車輛自動識別系統、一鍵報警柱、小區周界報警系統、高空拋物監測預警、單元門禁系統等,目前已全面上線運行。小區內5G視頻監控支持多路8K高清視頻傳輸,無縫監控24小時智能守候。
下一步武都區將會在其他小區繼續進行“智慧安防小區”建設試點,并逐步構建完善“智慧安防三級平臺系統”,推動“平安隴南”“智慧城市”建設上新臺階。
四川廣安建設智慧安防小區,助力城市基層治理
最近,經過廣安城南西溪花園小區的時候,有不少市民注意到,這里的居民進出小區的方式有點特別,不用信息登記,也不用刷門禁卡,而是直接刷臉就進去了。
據了解,為強化基層社會治理,提升住宅小區精準防范能力,廣安區廣福街道辦事處和公安部門協同,以人臉和車輛信息識別技術為支撐,綜合利用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和公安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打造了智慧安防小區,實現了人、車、房等高效管控,能夠識別人員身份、觀察小區動態,鎖定可疑人員并報警,為居民營造安全、高效、便捷的小區環境,進一步提高小區安防管理水平。
“此舉措是今年的市定民生工程,對物業公司和小區住戶來說,不用投入一分錢,即可享受到小區規范管理帶來的順心和安心,受到小區住戶的一致好評?!睆V福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陳朝建告訴記者,目前廣福街道已完成12個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任務,在疫情防控、流動人口及重點人群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小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高?!跋乱徊?,廣福街道還將聯合公安部門打造更多的智慧安防小區,全力推進平安廣安建設再上新臺階。”
蘭州市召開智慧安防小區試點建設推進會議
7月13日上午,蘭州市平安辦組織召開全蘭州市智慧安防小區試點建設推進會議。會議書面傳達了《關于進一步構建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智慧安防小區試點建設的實施意見》,通報了全蘭州市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情況,就進一步構建完善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系統推進全蘭州市智慧安防小區試點建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會議強調,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部門多、投入資金大、波及范圍廣,各級高度關注、基層普遍關心。各級各相關部門必須要有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的重要意義。二是要緊盯關鍵環節,穩步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三是要狠抓責任落實,努力形成智慧安防小區建設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昆明出臺《昆明市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技術規范》,年內將建1707個智慧安防小區
據昆明市公安局消息,2020年,昆明市公安局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建為契機,進一步提升社會綜合治理能力水平,力爭年內將昆明市有物業管理的1707個居民小區全部建成智慧安防小區,并逐步覆蓋其他小區。以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夯實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今年以來,昆明市公安機關大力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在全市居民小區推廣人臉識別探頭、智慧門禁、車輛識別系統、高清視頻監控等感知前端并與公安機關聯網,提升小區技防和管理效能。目前,占昆明市小區總數12%的323個小區已達到云南省政法委、住建廳、民政廳聯合確定的評定標準,被評為市級“平安小區”。通過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昆明市每月刑事警情零接報居民小區,由去年的70%上升至今年90%以上,進一步促進了群眾安全感的提升。
為確保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昆明市公安局成立領導小組。通過出臺《昆明市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技術規范》,從視頻監控、門禁、人臉識別、車輛管理、身份驗證管理、高空拋物監控、入侵和緊急報警等7個方面明確了系統架構、設計施工、數據接口、檢查驗收、運行保障等標準規范;通過積極匯報爭取,推動市委、市政府將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納入市“兩辦”《關于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的意見》,將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和驗收,納入新建小區和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解決工作推進中政策支持不足難題;通過積極爭取區縣政府、街道、社區出資配套扶持,動員地產公司、物管公司、小區業主、科技公司等主體眾籌共建,解決經費渠道來源狹窄建設經費不足難題。
沈陽市2020年年底前建成200個智慧安防小區
近日,沈陽市市公安局制定了《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實施方案》和《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標準》,年底前將建成200個智慧安防小區。通過智慧安防小區的深度應用,“視頻站崗、智能巡邏”將成為常態。園區內一旦發生警情,包括在“九小場所”、居民家安裝的煙感、燃氣等物聯網設備出現報警,系統會自動將報警信息推送至基層民警、物業保安、網格員、業主,實現“一鍵報警、多員聯動”。
智慧安防小區建成后,將具備以下功能:
1.人口信息“應采盡采”。通過多路視頻、聯網門禁、電梯刷卡等記錄的信息,隨時掌握業主、租客、訪客及其他外來人員進出園區的數量、時間、軌跡,實現人口信息動態采集。
2.流動人群“應管盡管”。利用視頻人臉識別、邊緣計算和數據挖掘技術,對流動人群在園區內的活動情況與規律進行統計、分析,牢牢掌握園區內流動人口動態信息。
3.舉報信息“應查盡查”。利用APP打通群眾、社區網格員、社區民警之間的信息鏈路,使社區民警第一時間接收、核實、處置群眾舉報信息和網格員上報案件。
4.出租房屋“應登盡登”。利用聯網門禁和電梯刷卡,對出租人、承租人的身份信息、房屋狀態、出租記錄、訪客出入實現實時管控。
5.車輛動態“應錄盡錄”。采集、分析視頻車輛識別、車輛閘口記錄等信息,實時掌握園區車輛和外來車輛出入數量、時間、行駛方向等情況。
整理:廣東安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