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醫院增城分院骨科利用AI HIP人工智能輔助關節置換術前規劃系統,成功為一名62歲的骨折患者張先生進行了全髖關節置換術。據了解,這是廣州市首例成功應用AI HIP 人工智能輔助關節置換術前規劃系統進行的全髖關節置換術。
花甲老人意外摔傷 需置換整個髖關節
增城區62歲的張先生前段時間在家里干活時不慎摔傷,導致右股骨頸骨折,當時因擔心就醫治療后可能需要手術,害怕自己不能耐受手術,且花費較大,于是就在家休養了幾天,后來實在疼痛難忍,才來到家附近的南方醫院增城分院就診。
骨科副主任醫師羅吉偉結合影像學表現研究后,診斷張先生為右股骨頸骨折,并建議其行全髖關節置換術。
聽到要換掉自己的髖關節,張先生及其家屬心里就開始發怵,不停地問:我都這么大年紀了,真的可以做這么大的手術嗎?萬一換的這個假體跟我的髖關節不匹配怎么辦?
考慮到患者的年齡、骨折類型等情況,以及患者的種種擔憂,為精準治療、加快愈合、避免股骨頭壞死,羅吉偉團隊采用了剛引進的AIHIP置換術前規劃系統為患者行術前規劃。
羅吉偉表示:“通過該技術系統,可以在術前就能為患者定制個性化的手術方案,決定好使用關節假體的尺寸等,使假體更加匹配,縮短手術時間。”
經過與患者的反復解釋和溝通后,張先生及其家屬才放下心來,接受了手術。

骨科專家團隊正在研討術前規劃。通訊員供圖
精準規劃 幫手術患者減少身體負荷
借助AI HIP人工智能輔助關節置換術前規劃系統,專家團隊為張先生的手術進行了精準、定制化的術前規劃。
據羅吉偉介紹,他們首先將張先生的術前CT數據導入到系統中,通過自動識別骨盆和股骨建立了計算機數字三維模型。AI HIP顯示患者適合使用56mm髖臼杯、5號股骨柄、36mm+5標準陶瓷球頭、56mm陶瓷內襯,并精準定位了截骨線,有效幫助醫生在手術中做到精確截骨。
術中發現,術前規劃產生的假體大小、位置、角度均非常理想,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手術全程十分順利。 術后張先生恢復良好,次日即可下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