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生背景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云”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后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并返回給用戶。隨著與云技術相關技術的發展,云服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分布式計算,而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并行計算、網絡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擬化等計算機技術混合演進并躍升的結果,而且逐漸地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技術融入到了云服務之中,其功能越來越強大。
在技術和價格雙效推動下,全球云計算市場持續增長。根據Gartner的數據,包括IaaS、PaaS、SaaS、流程服務、廣告營銷在內的云計算市場在2016年為2196億美元,到2020年預計整體規模將達到4114億美元,2016至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7%。云計算作為智能社會的基礎設施,其在未來社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正是由于云計算在未來社會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技術地位。
二、職業定義
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從事云計算技術研究,云系統構建、部署、運維,云資源管理、應用和服務的工程技術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研究、開發虛擬化、云平臺、云資源管理和分發等云計算技術,以及大規模數據管理、分布式數據存儲等相關技術;
2.研究、應用云計算技術、體系架構、協議和標準;
3.規劃、設計、開發、集成、部署云計算系統;
4.管理、維護并保障云計算系統的穩定運行;
5.監控、保障云計算系統安全;
6.提供云計算系統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
三、當前就業人群分析
(一)云計算人才區域分布
當前云計算行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保持持續增長,一線城市云計算人才需求最為明顯。北京云計算人才缺口將近12萬人,其次為上海、深圳和廣州,分別突破9萬人、7萬人和6萬人。
(二)云計算人才崗位分布
云計算技術技能型大專人才的分布在設計研發等技術要求較強的崗位比例偏低,以技術服務、基礎實施維護型技術崗位及銷售工程師崗位為主;在基礎硬件綜合服務型崗位,應用研發綜合服務企業以及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對人才設置比較豐富,人才需求基數普遍較大;而在集成服務企業和云計算服務崗位,雖然企業規模偏小,需求較少,但是企業數量規模比例較大,主要以銷售工程師、交付工程師、運維工程師、系統管理員為主,崗位技能要求相對偏低,是大專人才比較聚集的地方。
(三)云計算人才薪酬待遇
在云計算領域細分崗位月均薪酬分布中,10000元以上成為基本標配。云計算領域人才月均薪酬在10000元以上的占比高達93%,30000元以上占比34%,反映出市場對于云技術專業技術人才的剛需。
(四)云計算人才學歷分布
云計算基礎硬件綜合服務型、應用研發綜合服務類企業,人才學歷層次結構呈倒金字塔型,本科占比最高;而集成服務、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類企業,人才結構呈橄欖型,大專層次占比最高。
企業類型 |
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
本科 |
大專 |
中職及職業培訓 |
基礎硬件綜合服務型廠家 |
6% |
56% |
35% |
3% |
應用研發綜合服務企業 |
7% |
59% |
32% |
2% |
集成服務企業 |
2% |
38% |
54% |
6% |
云計算服務提供商 |
2% |
36% |
58% |
8% |
(五)所在企業規模分析

四、職業發展通道
云計算主要崗位有云平臺規劃、部署、開發、服務和運維等崗位。云計算為人工智能提供發展所需的算力支撐,并通過輔助數據計算和存儲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支持,同時云計算也為海量的數據提供存儲平臺,使得數據能夠有效被提取、處理和利用,所以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也可以向大數據或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發展。
五、未來市場需求
伴隨行業的迅速發展,催生了云計算相關人才需求的井噴增長,供需矛盾凸顯。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國內云計算人才在互聯網崗位占比不到5%,而在未來5年,我國云計算產業面臨高達150萬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企業萌生出“上云”的需求。據德意志銀行分析報告,越來越多IT企業關閉了線下IDC,開始把業務遷到云上;中國有84%的企業有意愿要上云,認為云是企業的未來。如今,我們已經邁入產業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開始積極“上云”,云計算等相關人才需求與日俱增。
六、專家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應用軟件規模不同,測試環境會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負載測試和壓力測試。以前我們針對一個網絡應用軟件的壓力測試需要自己購買一整套的設備,現在可以租用各個服務商的設備。云計算給我們軟件測試中心帶來的變化是相當巨大的。基于云計算的方式時間短,成本低,靈活方便帶來的各種變化,同樣會影響到軟件園其他軟件方式的改變。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董事局原主席馬云:未來三十年,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都會成為基本的公共服務,各行各業都會經受巨大的變化。今天零售業的變革,只是一個浪潮的開始,這個浪潮不是電子商務代替零售,而是未來沒有電子商務,一切零售都是線上線下的融合。未來三十年,物流業、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教育,所有的行業,在這場技術革命之下改變是不可避免的。
用友網絡執行總裁陳強兵:在發展中國家做硬件是沒有問題的,但做軟件需要客戶對其有充分的認知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云計算的新時期是中國軟件企業的轉折機會。我們也想借此機會,聯合中國其他軟件企業,一起跨過這個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