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結束后,教育將何去何從?
因疫情影響,神獸們已在家興風作浪近3個月,而近期各省市陸續發布的復學消息也如雨后甘露,為家長們帶去了“生機”。為保障孩子們的健康安全,疫情期間停工不停學,公立學校、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紛紛采用了線上教學的方式,老師們也被迫轉型,當起了“主播”。
應用商店里,中國小學生將釘釘打分到下架。特殊時期,這則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將人們的視線拉向了智慧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線教育,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智慧教育的討論。涵蓋了AI+校園、AI+教學管理、AI課程、AI+教學變革的智慧教育,其落地應用正在將教育推向更加公平、高效、智慧的未來。
疫情中支持教育的科技
在線教育
此次疫情,促使釘釘在教育領域聲名大噪。數據顯示,全國14萬所學校、290萬個班級在釘釘開課,覆蓋全國30多個省份的1.2億名學生,全國350萬名教師在釘釘上當起了主播。
釘釘幫助學校免費搭建了自己的線上教學云平臺,課前參與、課中研討和課后延伸的教學模式都在釘釘平臺上得以實現。無論來自一二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學校,只要有網絡都可以免費使用釘釘,排課備課、直播互動、作業發送及家校聯動等場景的實現,構成了最基本的線上教學體驗。
AI+校園
在國內K12階段,有一批AI示范學校已走在校園信息化到智能化升級的前列。上海建青實驗學校、嘉定一中和市西中學等都在AI+校園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
上海建青實驗學校整體安裝了深蘭科技的“校園一手通”,遍布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等處的生物智能手脈產品及其管理平臺,實現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校園管理數據化、可視化、智能化,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數據參考,為此,韓國電視臺曾專程落地上海采訪報道。
AI+學校防疫
疫情期間,AI示范校上海嘉定一中選擇了深蘭科技的AI熱感視覺行為監控系統-貓頭鷹,安裝在學校大門口,為復學的安全有序提供了最新科技保障。
貓頭鷹AI熱感視覺行為監控系統采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和自主研發的機器視覺算法,深度融合紅外和可見光圖像,實現360°自動巡視、瞄準、定位及跟蹤等功能,可同時識別跟蹤10個以上的人體目標,體溫靈敏度達到0.1℃。同時,系統與疫情分析大數據云平臺對接互聯,操作管理方便高效。
系統已經通過了公安三所檢測,可以部署在火車站、機場、地鐵站等重點交通樞紐和卡口以及商場、寫字樓和社區等城市密集人群場所,還可以靈活應用于具有“室內+室外”的綜合性場景,諸如高校的學區、食堂、宿舍樓等。系統可對通行人員進行快速準確的非接觸式體溫檢測,迅速自動識別體溫異常者,并報警推送、持續跟蹤,在第一時間將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降至最低。
同樣,為了使學校順利安全復學,寧波教育局面向中小學、幼兒園推出了復學防疫平臺,可實現對學校進出人員健康狀態的精準管控、及時預警,其數據可靠、權威、真實,流程自動化,利用新技術減輕了教職工的負擔,做到了校園防疫智能化。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賦能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這也是運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的一次教育實踐。
未來教育如何更智慧
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著眼點在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培養良好品行、陽光心態、較強溝通合作能力、會發現、會思考、會創造的人。
任何新技術的引入,目的都是為了改善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目前,在教育公平、個性化教育、教學評價、創新課堂、教學管理效率提升、教學組織形式變革、學習方式變革等方面,人工智能技術都有相當大的助力空間。可以說,智慧教育如今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2019年,站穩企業服務市場的釘釘就開始進軍教育產業,發布了未來校園解決方案,啟動千校計劃,助力中小學教育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阿里的布局足以顯示出,科技巨頭對智慧教育未來的信心和重視。
校園智能化升級
從信息化校園到智能化校園,簡單的校園互聯將升級為新技術應用下的智能分析和主動反應。以AI視頻分析系統的校園應用為例,當校園的攝像頭做了AI升級之后,在校園安防、校園消防、明廚亮灶、校容校貌智能化管理、重點區域周界監測、智能考場監管等方面,都能實現及時檢測、智能分析、聯動報警和處置,這不僅提升了校園運行和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整個校園像一個智慧的生命體,在流動和實時中做出反應。
人工智能賦能
作智慧教育的重要支撐技術之一,人工智能技術本身對教學內容的普及和深化,構成了智慧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目前,K12學校、職校、高校、教育培訓機構,都在積極圍繞人工智能開展學科建設、課程開發、教育培訓等工作。
以AI實驗室、AI教學平臺、人工智能教室為代表的教學硬件等將進一步在各學校和教育機構落地建設和應用。AI教材編寫、教師培訓以及AI教育基地建設等內容也會在未來進一步推廣和成熟。
助力教與學的變革
懂教育、關心教育的校長們,相當一部分正在關注著智慧教育。他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教育的應用核心是助力教與學的變革,其重要性遠超單純的智能硬件進校園以及校園互聯和智能化升級。
信息化校園時代的排課軟件只是讓教師們的工作變得更輕松,而在智能化時代,智慧排課和智慧班級則體現了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含量。過去以入學批次和年齡分班的模式,將被智慧分班所取代。AI技術對學生水平的測試和分析,將判斷出他們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而形成個性化走班制。這將是智慧教育時代學校教學組織形式的一次變革。
在線學習還未觸及智慧教育學習方式變革的核心。依據大數據判斷,個性化推送相關知識點,智能分析學生學習情況以及班級整體情況,向教師提供教學建議,使個性化教與學真正落實,這將是未來智慧教育激動人心的圖景之一。
而AI技術在體育教學、文科閱卷、課堂教學和練習以及理化生實驗方面的應用,更能體現智慧教育時代的創新和變革。
當南京某高中校長和理化特級教師一行親自體驗了深蘭科技自主研發的AI實驗臺后,他們對于AI技術在教育公平和教育智能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感到驚喜。
無論科技如何進步智慧教育的指向始終是用最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為更好地培養人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