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英國提出華為可繼續與英國客戶合作以確保5G順利部署。與此同時,歐盟也表示不會禁止華為在歐洲開展業務。隨后,奧地利也正式宣布,解除禁止華為參與該地區5G建設的限令。
雖然華為可以加入到英國的5G網絡建設,但卻是“非核心”部分的建設,而且其市場占有份額上限為35%,這一指標日后還要重新評估以視情況調整。同樣,奧地利此次允許華為參與其5G建設,實際上也只是允許華為參與外圍網絡建設,即市場占有份額與英國一樣最高也只能達到35%。
即使頂點只有35%的市場份額,但是對于華為來說,這或許是"東山再起"的最大機會。從中國5G市場來看,近兩年,因為中興、華為的"禁足令",中國5G網絡也一直未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國門"。近日,華為公司駐歐盟機構首席代表劉康在布魯塞爾表示,華為正在歐洲選址,準備建廠生產5G設備產品。
同時,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稱,華為在歐洲建廠生產5G設備產品將會顯著提升歐洲對華為設備產品的信心。毫無疑問,中國國產5G對于全球5G通訊信息經濟產業的發展只有不斷加碼的積極影響。此次海外多國對華為的示好,或許是全球5G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大拐點。
中國5G網絡建設為何備受全球關注?
2019年,中國5G網絡通訊產業發展歷程深入人心。
自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隨后,在11月1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移動運營商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而在5日的第二屆進口博覽會上,5G遠程駕駛技術在科學應用與危險環境作業等多種場景中,實現了日常駕駛無可比擬的優勢。
1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方案》明確了工業互聯網作為未來5G技術落地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
11月20-23日,北京市政府、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了首屆"世界5G大會"。在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截止目前,全國已經建設5G基站11.3萬個,預計到年底將達到13萬個。"
縱觀整個2019年,以四大運營商為首,中國政府為主要推動力量作用下,華為、中興率先推動5G網絡、基站建設工作,小米、oppo等科技企業緊隨其后,針對用戶需求,中國5G場景應用端,在智慧醫療、智慧教育、工業互聯網、智慧物聯、媒體直播、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能駕駛等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和落地。
中國的優勢在于對5G通訊產業落地響應的迅速,從而使得中國以沖刺競技的速度躋身全球首列。例如,自2018年三大運營商獲得5G試驗頻率許可,廣東、河北、浙江、海南、河南、山東皆發布了5G發展行動及相關指導文件。同時,廣州、深圳、上海、北京、許昌、成都皆先后發布了更為具體的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為何此次華為5G網絡建設之路頻亮綠燈?
雖然美國在2018年11月15日發放了第一批5G牌照,僅僅一個月后就正式落地商用。但是,搶跑半年的美國采用的是4G嫁接NSA網絡的方式,由于架構使用的還是4G網絡架構,導致5G網絡的海量物聯網接入和低時延特性無法發揮,所以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5G。
而中國在5G網絡部署上是在2020年大規模投入SA的5G網絡建設,SA組網即獨立組網,將重點建設5G基站和后端5G網絡,從而完全實現5G網絡的所有特性和功能,因此,所有的基站和基礎設施都需要重新建設。同時,根據工信部規定,從2020年1月1日開始,5G終端必須具備SA獨立組網模式,否則不予入網。
因此,中國對5G上游原材料、中游網絡建設、下游終端產品應用均提出了重點要求。此外,清華大學王志華教授曾告訴億歐:“無論4G還是5G時代,其實在通信設備上已經沒有美國的運動員了。當今全球網絡通信設備廠商分別是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三星,沒有美國公司。”
而這一點,也是此次多國向華為拋來橄欖枝的重要原因之一。
東方雄獅能否憑借5G一路"扶搖直上"?
依據工信部對5G產業發展要求做出的重要指示,中國5G在全產業鏈上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生產落地能力。
其中,在上游原材料包括核心網、芯片、光器件、射頻器件、光纖光纜、基站等方面,即包括華為、中興、愛立信、京信通信、中國鐵塔、摩比發展及通宇通訊等企業;
中游包括傳輸設備商、網絡優化商、基站天線以及其他配套設備供應商,即包括信維通信、世紀鼎利、宜通世紀、華星創業、三維通信等企業;
下游包括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及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及與場景相關產品/服務提供商,即包括華為、中興、上海貝爾、麥捷科技、小米等企業。
眾多的優秀企業在為中國5G通訊產業提供鼎力支持。
此外,在5G全產業鏈中,能夠明顯帶動經濟產業發展的強輸出就是5G終端產品的場景落地。2019年2月,在華為發布的《5G時代十大運用場景》中明確提出最具發展前景的十大運用場景:云VR/AR、車聯網、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無線醫療、無線家庭娛樂、聯網無人機、社交網絡、個人AI助手、智慧城市。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正式商用起,預計5G帶動直接經濟產出0.5萬億元,間接經濟產出達1.2萬億元;至2025年,預計5G帶動直接經濟產出3.3萬億元,間接經濟產出達6.3萬億元;至2030年,預計5G帶動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間接經濟產出達10.6萬億元。
如上圖所示,自2020年起,5G市場所帶動的經濟產業價值將呈現階梯式增長趨勢。而在就業機會方面,預計2020、2025、2030年5G商用將分別直接貢獻0.5、3.5、8.0百萬個就業機會。
5G的產業發展,中國一直在砥礪前行,此刻的中國也將以華為為先鋒,通過強勢姿態席卷全球,占領世界之巔。據工信部IMT-2020(5G)無線技術工作組組長粟欣稱,6G概念的研究也將會在今年啟動。目前,雖然除中國外,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也在進行相關的概念設計和研發工作。毋庸置疑,中國的成績單一直不曾遜色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