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以“預見2020:區塊鏈關鍵一年”為主題的2019年第二屆中國區塊鏈產業經濟年會在北京國際金融博物館隆重舉行。
本次大會在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委會、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中國電子商會區塊鏈專委會的指導下,由領先的區塊鏈產業研究機構——鏈塔智庫主辦,數字經濟產業服務平臺——數字島聯合主辦。
此次大會以“預見2020:區塊鏈關鍵一年”為主題,匯聚國家區塊鏈相關機構領導、地方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區塊鏈標桿企業和媒體界代表共五百余人參加會議,總結梳理2019年產業發展脈絡,展望2020年產業落地態勢。

中國城市區塊鏈評價體系
鏈塔智庫創始人兼CEO張翔在大會現場發布了中國城市區塊鏈30強榜單和中國城市區塊鏈發展潛力榜單,通過政策扶持、發展環境、技術水平、產業發展四大維度,十余個二級指標以及若干個三級指標,對國內城市的區塊鏈發展做出評價。

中國城市區塊鏈30強榜單
一、北深杭上廣分居前五名且領先優勢明顯

北京總分最高,為92.7分,第五名廣州得分82.5分,廣州與第六名貴陽之間差距有9.1分。造成明顯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這5座城市均為國內重要一線城市,政策優先程度高,產業發展基礎牢固,擁有大量科技企業,能夠聚集周邊地區的優勢資源。而其他城市或在地理區域、或在產業基礎、或在政策支持等方面相較這5座城市有明顯短板。
二、3大城市群集聚效應突出 長三角所屬城市占比26.7%

30強榜單入榜城市中,有8座城市處在長三角地區,而珠三角地區有5座城市入榜,京津冀地區則有4座城市入榜,三大區域總計占據上榜城市數超半數。一方面是因為這幾大區域,早已形成城市集群,無論是產業基礎還是政策力度、資源投入都有明顯優勢;另一方面是由于這幾大區域,在規劃完成后,經歷多年的發展,在區域內部已經能形成一定的優勢互補效應,互相促進。
三、城市之間互有優劣 產業落地將是明年重中之重
區塊鏈行業處于行業早期階段,以城市為主體發展區塊鏈,難以面面俱到,各自多擁有自身的優勢,形成自身特色鮮明的發展品牌。
1、北京市前不久剛剛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區塊鏈相關產業落地未來將大概率進入其中;政務方面擁有目錄區塊鏈,將全市53個部門的數據打通,大幅提高政務辦公效率;民生服務方面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建設愈發完善,目前已將受理的4萬余案件全部上鏈;高校、研究所聚集為北京發展區塊鏈提供了技術方面的強有力支持。多方面優勢匯聚將北京打造成國內區塊鏈發展第一。
2、深圳和杭州其實有諸多相似之處,兩者均處于發展環境優秀的城市集群中心區域;城市政府都十分鼓勵科技發展;產業發展優勢十分突出,都擁有眾多科技巨頭和獨角獸企業,阿里和騰訊的引領作用十分突出。造就了兩者十分相近的評分,不過深圳由于擁有國家級政策支持,政策力度更強,評分略優于杭州。
3、貴陽雖然地處中西部地區,且產業基礎相較一線城市較弱,但貴陽依靠國家發展數字經濟的大戰略以及在中西部建設國家級大數據中心的方針,快速找出了一條極具自身特色的道路。依靠自身大數據行業優勢,再大力發展新興區塊鏈行業,以實現自身的彎道超車。

4、海口依靠國家政策引導,十分快速的成為了國內區塊鏈發展前10強的城市。在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先行試驗區政策指導下,區塊鏈成為了海南的一大發展重點,在多個省級部委的支持下,海口快速建立區塊鏈相關產業園、設立區塊鏈基金、招商引入了大批區塊鏈企業。“鏈上海南”、“鏈六條”的陸續出臺也將區塊鏈在海南提上了更高的高度。
四、二三線城市存超車機會 落地應用已開始滲透到縣級市
中國城市區塊鏈發展潛力榜,是在國內除30強外的眾多城市中,找出已經開始探索區塊鏈發展,有一定成果,且未來有較大發展潛力的30座城市。

中國城市區塊鏈發展潛力榜
在中國城市區塊鏈發展潛力榜中,有大量二三線城市。在區塊鏈行業發展上,所有城市都是從零開始。目前,除了30強城市外,國內大多數城市仍舊還停留在初步探索階段,這就給了二三線城市追趕甚至超越發達城市的機會。
反映到發展潛力榜上,便呈現出國內還有多個省會城市未能進入,而三線城市已有不少已經入榜,且整體所占比重較大。諸如膠州、桐鄉、鞏義等縣級市,已經開始布局自身區塊鏈行業發展,所在地級市均進入30強榜單或發展潛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