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通過一次構建一個對象來創建零件。與傳統的制造技術(例如CNC加工)相比,這種方法具有許多優點,3dlabstoe為大家講解模型制作速度和成本上的優勢。了解3D打印的優勢使設計人員能夠在選擇制造流程時做出更好的決策,并使他們能夠提供最佳的產品。

3D打印不太可能取代許多傳統的制造方法,但是有許多應用程序使3D打印機能夠快速地提供設計原型,并且3D打印成品具有高精度。
速度
增材制造的主要優點之一是與傳統制造方法相比是生產零件的速度。復雜的設計可以從CAD模型上傳,并在幾個小時內打印出來。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快速驗證和開發設計思路的。
在過去,可能需要數天甚至數周才能獲得原型模型,增材制造會在幾小時內將設計模型交給設計師。雖然更多的工業增材制造機器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印刷和后處理零件,但與傳統制造技術相比,能夠以低到中等體積生產功能性端部件的能力提供了巨大的時間優勢。
成本:制造成本可分為3類; 機器運行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機器操作成本:大多數桌面3D打印機使用與筆記本電腦相同的電量。工業增材制造技術消耗大量能量來生產單個部件。但是,在一個步驟中生成復雜幾何形狀的能力可以提高效率和周轉時間。機器操作成本通常是總制造成本的最低貢獻者。
材料成本:增材制造的材料成本因技術而異。桌面FDM 3D打印機使用的打印材料價格約為100多元1千克,而SLA印刷則需要每升約1千元的樹脂。可用于增材制造的材料范圍使得量化與傳統制造的比較變得困難。SLS中使用的尼龍粉每公斤售價約為400多元,而注塑成型中使用的尼龍顆粒可以每公斤10多元的價格購買。材料成本是通過增材制造制造零件成本的最大因素,對于打印材質要求不高的可以使用更便宜的3D打印材料。
人工成本: 3D打印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勞動力成本低。除了后處理,大多數3D打印機只需要操作員按下按鈕。然后,機器遵循完全自動化的過程來生產零件。與通常需要高技能機械師和操作員的傳統制造相比,3D打印機的勞動力成本幾乎為零。
與傳統制造相比,低產量的增材制造具有極具競爭力的成本。對于生產驗證形狀和配合的原型,它比其他替代制造方法(例如注塑成型)便宜得多,并且通常對于制造一次性功能部件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