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區塊鏈1.0的開端,即將到來的2020年,將會開啟區塊鏈2.0時代。而在2030年的區塊鏈3.0時代,區塊鏈將成為成熟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12月14日,在“IN-Chain全球區塊鏈峰會”上,北京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會長、易股天下集團創始人易歡歡如此表示。
易歡歡認為,中國當前正處于區塊鏈1.0到2.0的過渡階段,在新一輪的技術革命中,區塊鏈將不僅僅是技術,其影響將遠大于其他技術,可能會有顛覆性的業務、技術或者企業出現。
區塊鏈自2009年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支撐技術誕生以來,受到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國更是將區塊鏈定調為中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突破口。
而產業和政務作為區塊鏈發展十年來已經探明的兩大落地應用場景,有望開啟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塊鏈新時代,引領全球技術發展方向。
區塊鏈新時代
當下,區塊鏈被認為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基礎技術,它與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密切結合,而這種技術組合正在開創智能商業體,應用在如數字金融、智慧城市、數字農牧、數字營銷等創新業務中。
“區塊鏈正成為社會加速變革的拐點,科學集群和技術混合的‘技術奇點’,改變世界形態的關鍵力量。”工信部電子五所區塊鏈主管相里朋14日表示。
但是,面對暗潮涌動的地緣政治新格局,以及經濟衰退發展的大背景,迫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國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區塊鏈?
相里朋給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走在理論的最前沿,有自主知識產權;其次,要占領創新的制高點,不僅要有關鍵技術的創新突破,更要基于技術結合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賦能;最后,要取得產業的新優勢,不僅要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產業鏈,更要具備走出去的能力。
“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讓中國特色的區塊鏈產品為全球各國的朋友提供簡單、易用、安全的信任建立和價值流轉服務,讓中國共識成為世界共識。”相里朋表示。
區塊鏈+產業協同
“區塊鏈一定程度上幾乎是面向未來的,它幾乎是為了解決物物交易而存在的天然的技術。”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14日在“IN-Chain全球區塊鏈峰會”上表達了自己的看法,5G和區塊鏈將促成物與物之間的協作、交易,推進“萬物交易”的實現。
區塊鏈的應用邏輯非常清晰:新的技術創造交易,交易帶來公平分配,進而帶來效益的提升與成本的降低,實現新型的物與物之間協作,這將超越互聯網時代的協作方式。
于佳寧認為,互聯網時代的協作方式盡管是建立在平臺基礎之上,但本質上還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區塊鏈可以真正推倒封閉的圍墻,使得生態系統自我發展。
“‘萬物協作’是5G時代區塊鏈應用的關鍵場景。”于佳寧表示,區塊鏈是以技術創新為基礎,數字金融為動力,產業應用為價值的三位一體的融合性創新。區塊鏈之所以重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把網絡效應和金融杠桿這兩個重要的商業工具融合在一起,讓有形和無形的資源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維度自流流淌,實現價值最大化。
對于企業發展區塊鏈,墨客科技執行董事袁英14日建議:“首先要去神秘化,企業須真正了解區塊鏈是什么,可以為企業帶來什么以及可能的實施路徑;其次要降低技術門檻,這是區塊鏈真正賦能企業的關鍵。”
袁英認為,企業擁有自主可控的專屬應用鏈是行業應用趨勢。在傳統的全能型公鏈基礎上,會衍生出很多基于行業特性的行業鏈和專業鏈。
區塊鏈+智慧政務
盡管金融行業是區塊鏈應用發展潛力最大的行業,但金融行業需要的POC(Proof Of Concept,觀點驗證程序)非常多,致使區塊鏈迄今為止還沒有成為金融服務行業的主流核心技術。
而與此同時,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區塊鏈已經成為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主流行業和核心系統。未來,區塊鏈在公共服務行業的應用也將出現一個非常大的發展。
“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與新型智慧城市深度融合,需要構建區塊鏈的城市。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精準扶貧等領域,將區塊鏈技術和信息融合,這可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區塊鏈業務主管王靖14日表示。
據王靖介紹,安永曾幫助加拿大多倫多市和澳大利亞的政府構建基于區塊鏈的公共財政資金管理平臺,保證了公共財政資金管理的透明度。
“區塊鏈的技術可以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對信息的隱私保障,將財政資金通證化,方便資金全程可追溯。同時,利用多方共識機制,保證了財政資金使用和績效成果的業務的真實性”,王靖說。
迅雷鏈總工程師來鑫14日則表示,“現在我們有很多的政務協作平臺也利用區塊鏈進行數據的打通,用創新工作的方式,以及協調多方進行綠色辦理,開放信息共享數據,提高效率。”
來鑫以電子票據為例,稅務部門最關心的三點是:如何全面監管?如何保證稅收?如何提高服務效率?“如果數據不全很難做到全面監管,所以通過信息進行共享,讓數據實時上鏈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同時通過區塊鏈進行多方的數據打通保證數據全面性,提升監管的能力。”
來鑫表示,將電子票據進行上鏈還可以降低企業人員報銷成本和財務成本,稅務審核經過自動化審核也可以提高效率。
“區塊鏈在智慧政務方面的應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政府接受。未來三到五年時間里,會有更多的應用落地。”王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