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彬“重啟世界”創始人、“區塊鏈協同創新百人會”共同發起人
付饒(《大公報》專欄作家、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執行董事)
付饒就區塊鏈的發展趨勢、產業應用與社會影響等方面,對徐道彬進行了專門的訪談。
付:區塊鏈自金融,還有應用場景,比特幣白皮書一開始就跟金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中國官方最早承認的應用場景,就是電子發票或者一些票據業務,現在在深圳試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和支付。在金融方面的落地應用場景會更容易,然后對在其他的方面推進可能會更慢、更多的阻礙,對此有什么樣的看法?
徐:周小川最近在某一個峰會上透露,鑒于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更適用于交易量不太大的交易環節,所以人民銀行選擇了兩個系統做試點,一個是票據交易,一個是貿易融資。前者是因為交易對手方相互了解,相互負責,監管方面沒有太多的任務和責任。后者也是因為換手頻率相對低。
區塊鏈所謂的離金融最近,是我們首先做這個東西是選不選金融行業,自金融不是個行業,還是區塊鏈帶來的一種能力。所以說自金融,不是指金融行業,所有的應用區塊鏈今后發展到極致的,就像我今天跟你發微信一樣,我可以一鍵給你,我倆彼此認同的資產。
如果說互聯網重構了信息中介,那么區塊鏈將會重構價值中介。
從比特幣的貨幣屬性、以太坊的融資屬性,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選擇法定貨幣作為價值存儲中介,但由于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我們的勞動所得在無形中被損耗掉了,而比特幣的總量恒定,任何機構很難再靠增發數量,使現有持幣用戶的資產貶值。;另一方面,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成為了新的支付手段;而創業公司融資難,融資周期長,但通過ETH,融資能變得更容易實現。
區塊鏈始于比特幣系統,每個參與者都可以自私自利、都可以爭權奪利,這都不影響比特幣系統的頑強成長,這就是點到點價值交換、全球新一代數字經濟的起點,這是一場轟轟烈烈、自下而上、術倒逼道、一場基于代碼的偉大社會變革的開始。走到今天,Facebook作為一家27億規模全球用戶、萬億帝國的美國上市企業開始推動民間版的全球加密貨幣計劃。
區塊鏈重構價值中介,這將是不爭的事實。以前,因為政策、貨幣、流通機制的巨大鴻溝和障礙,一個印度人很難買到美國的優質股票,而美國人也很難買到印度的優質股票。有了區塊鏈技術,任何優質資產都可以token化,全球范圍流通,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自由買賣。
如果一個個體很強大,這個資產就有價值。比如說今天特朗普發了個幣,他給你發一個,他全球就一千枚,就是特朗普的朋友圈,難道你不覺得挺有價值嗎?人類的這種行為還在,只是把這個東西成通證了,然后金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