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城市發展水平可以打幾分?
在12月2日舉辦的2019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開幕式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上海市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評估結果顯示,2019上海市智慧城市發展水平指數為105.86,相較上一年提高0.73,6年來持續增長。此外,上海已實現核心城區5G室外覆蓋。
當日,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活動頒獎儀式同時舉行。
12月2日,2019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開幕式現場榮譽墻上公布的“智慧工匠”、“領軍先鋒”獲獎者及提名獎名單。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圖
上海已實現核心城區5G室外覆蓋
今年是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連續第六年發布上海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評估延續了網絡就緒度指數、智慧應用指數與發展環境指數等三個一級指標與網絡安全狀況系數的評估體系,同時結合智慧城市工作重點進行優化,新增了5G建設應用、“一網通辦”服務能力等指標,合計40個三級指標,51項數據子維度。綜合來看,徐匯、靜安、黃浦依次為各區2019智慧城市發展水平總指數的前三名。
上海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速,支撐城市能級提升。上海已實現核心城區5G室外覆蓋;根據寬帶發展聯盟發布的《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顯示,上海固定寬帶平均可用下載速率已達到41.95 Mbit/s,連續6年領跑全國。
智慧治理模式全面推廣,帶動城市管理走向一網統管。全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主動發現問題能力不斷提升,公眾參與積極性不斷增強,案件處置質量明顯進步,管理效能持續顯現;全市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擁有各類綜合管線數據近12萬公里,涉及道路長度7478公里,基本覆蓋全市中心城區及外環外建成區。
智慧政府建設穩步推進,打響“一網通辦”服務品牌。評估報告顯示,“一網通辦”總門戶個人實名用戶注冊量已突破1008萬,平臺累計辦件量已超2489萬件;公共數據開放方面,目前已面向社會累計開放2100項公共數據集,2019年內預計開放總量達3500項,今年10月,國內首部針對公共數據開放的地方政府規章——《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暫行辦法》發布施行。
信息化服務民生關切,助力上海建設有溫度的宜居城市。全市已有超過258條公交線路,3644個站點實現公交實時到站信息預報服務,上海交通APP已覆蓋全市超過90%的公交線路,建成等各類信息屏累計近萬。全市38家市級醫院中已有37家實現檢驗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
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促進上海產業經濟轉型升級。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放力度加大,全市已發布30個“上海市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在國內率先打造以AI深度應用為特色的智慧城市新亮點。目前,全市人工智能重點企業已突破1100家,產值超過1300億元;全市大數據核心企業已突破700家,產值已超過2000億元。上海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與汽車、生物醫藥等六大重點產業,培育形成15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6萬家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全市4235家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自評估,同比增長122%;115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同比增長92%,工業互聯網促進企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成果顯著。2018年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8690.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2%。
評估報告同時披露,上海各區在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也取得了諸多有亮點、有特色的成績。比如上海(浦東新區)創建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青浦區在河湖管護工作中引入高分遙感衛星、北斗導航定位等技術,探索建立河湖管護新模式;虹口區成為“全球雙千兆第一區”、“5G綜合應用先導示范區”;徐匯區采用智能技術升級“一網通辦”為“一窗綜辦”,實現“24小時政務服務不打烊”;靜安區通過實時感知交通、環保、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狀態,達到快速、精準處置的城市精細化管理目標。
10位新當選的“智慧工匠”上臺領獎。
“智慧工匠”評選新增兩大領域
建設智慧城市,重塑城市未來,上海又涌現出一批行業領軍人物。
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活動今年已是第四年舉辦,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今年選樹和評選活動在保持傳統項目的基礎上,鎖定了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兩個領域,新增了集成電路版圖設計賽和人工智能編程賽,對于推進信息化行業重點領域的人才培養選拔和技術創新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與前三年相比,今年的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參與面更加擴大,涵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基礎設施、智慧應用等重點領域。自今年9月啟動評選以來,共有747名選手報名參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選拔出了20名在智慧城市建設行業各個領域水平最高的工匠標兵和創新先鋒。
其中,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裁杜志游和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潘晶等10人獲“領軍先鋒”稱號,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通號分公司的吳敏、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魏中國、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陸鑫、杭州比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聶嘉棟等10人獲“智慧工匠”稱號。
今年8月開始,市經信委組織開展了上海首批智慧社區和智慧村莊建設示范點評選,經過對全市范圍內申報的39家申報單位進行集中評審與現場評審,最終評選出15家示范點。開幕式現場還舉行了“上海市智慧社區(村莊)示范點”授牌儀式。
市經信委、市民政局、市農委領導為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等11個上海市首批智慧社區建設示范點和浦東新區大團鎮趙橋村、寶山區羅涇鎮塘灣村等4個上海市首批智慧村莊建設示范點授牌。
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書記陸曉春表示,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在各行各業催生出了豐富多樣的新模式、新業態,而智慧城市領域豐富的應用場景,成為新技術產業化培育的優良“試驗田”。今年智慧城市體驗周就為這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提供了一個集中展示的舞臺。體驗周期間將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全方位體現上海智慧城市發展成效,有效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