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發展,人工智能等技術實力也成為大國角力的重要賽點。在烏鎮智庫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中,中國人工智能在企業數量、融資規模等方面勢頭強勁。作為中國AI的“頭雁”,百度憑借深厚的技術優勢和快速布局的場景優勢,為中國在這場技術競賽中助攻“得分”。
人工智能離不開技術發展,報告指出,縱觀近十年全球AI專利,中國在數量上絕對領先,而在中國AI專利的貢獻者中,百度AI專利中國第一。百度AI技術不僅在專利數量上具有絕對優勢,在技術水平上也位居行業前茅。
百度AI能力的集大成者百度大腦現已迭代至5.0,形成了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平臺層及AI安全五大核心架構在內的技術布局。在語音技術領域,百度大腦的流式多級截斷注意力模型(SMLTA)使識別準確率提升15%-20%;在視覺技術方面,百度已經形成了包括圖像、視頻、AR/VR、重要垂類、軟硬一體化五大方向在內的特色視覺技術矩陣;在語言與知識技術方面,百度構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元異構知識圖譜。目前,百度大腦AI大生產平臺已開放210多項核心AI能力,日調用量過萬億次,開發者超過150萬,企業用戶發布模型超過16.9萬個,將百度AI的技術優勢全面輸出。
人工智能從實驗室走到百姓家,在技術之外,AI的實用性獲得空前關注。報告中指出,繼算法,算力和數據三大人工智能支柱外,應用場景也是人工智能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報告提到醫療、金融是AI新技術最先的嘗試者和受益者,作為人工智能技術最先落地的自動駕駛領域,報告指出,百度、特斯拉、奔馳等品牌對L4自動駕駛落地持樂觀態度。
在樂觀的態度背后,是實打實的硬實力。目前,百度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總數達到150張,占中國全部獲批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一半以上,其中80張牌照已經允許載人測試。百度Apollo自動駕駛車隊先后開進重慶、長沙、雄安、陽泉等10余個城市,落地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項目,一張百度智能交通“城市網”正在全國快速鋪開。今年9月,自動駕駛出租車隊Robotaxi在長沙正式開始試運營,百度Apollo自動駕駛規模化、量產化進程加速,堪比中國自動駕駛車隊“頭車”,帶領推動智能交通升級。
同時,在工業、農業、教育、交通、文化娛樂、企業服務等行業,也能看到百度AI賦能的印記。例如,百度的AI質檢技術應用于工廠的質檢車間,幫助人員成本節省90%,占地面積減少80%,將漏檢率從0.5%-1%降低到0.1%以內;為重慶氣象局打造的智能預報預測系統,可以覆蓋短臨、短期和氣候預測,大幅提升氣候預報的準確率、縮短氣象預警信息的發布時間;與央視網攜手進行國慶閱兵AI短視頻生產,實現了從采集到合成幾乎無人工操作等等。
經歷了近幾年的行業井噴,全球AI是否就此遇冷?報告也指出,雖然各國在新增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上均有下滑的趨勢,但全球各國仍在人工智能的備戰中不遺余力,中國則因為人口紅利和場景的開放,為各類落地應用迅速走向市場提供便利。
正如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過,未來幾年中國會迎來人工智能發展的高峰,從金融到房產、教育、醫療等產業都會因人工智能而發生變化。百度要做的就是扎實推進人工智能在各個產業領域的滲透,幫助各個領域、各個行業提升效率,完成產業智能化變革,提升人們的感受。作為中國AI“頭雁”百度將繼續夯實技術優勢,并不斷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加速智能時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