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至30日,第十三屆中國智慧城市分論壇“CIM(城市信息模型)應用與發展論壇”在浙江德清舉辦,廣聯達CIM平臺同期發布。

圖:“CIM(城市信息模型)應用與發展論壇”現場
啟迪思變,引領未來。“CIM(城市信息模型)應用與發展論壇”上,與會嘉賓以“數字孿生,共筑城市建設發展新范式”為主題,深度探討了政策紅利、CIM技術應用發展與價值、CIM新方向與新機遇。近200位中國建設行業領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與產業創新者共同開啟思想盛宴,探尋未來發展新方向。
大咖論道 CIM助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

圖:兩院院士李德仁
兩院院士李德仁在開場致辭中指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精細化治理正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發展的新方向。“數字孿生”的出現,讓未來的城市建設發展在形態上出現了新變化。以BIM+GIS+IOT技術為核心的CIM技術平臺作為數字城市核心支撐平臺,是實現數字孿生城市的時空載體,是包含了地上、地面、地下,過去、現在、將來全時空信息的城市全尺度的數字化表達,通過建立的城市數字化檔案和形成的數字化資產,可以更好的為政府治理、社會民生、產業經濟、應急處置提供有效的數據決策依據。CIM平臺是數字城市空間基礎設施,管理并承載著城市中的各項資源服務,支撐城市規建管、交通出行、民生服務、政府治理等垂直應用,服務智慧社會創新發展。

圖:中國開發區協會秘書長關嶸
中國開發區協會關嶸秘書長從智慧園區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了數字孿生技術在未來智慧城市、智慧園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數字孿生城市與現有智慧城市在底層邏輯、城市治理理念、實現技術方案上有很大不同。首先,數字孿生城市是全過程寫實與映射,建立起統一城市數據信息模型CIM的標準體系,而現有大多的智慧城市方案,是在已有城市系統之上的技術補丁。其次,數字孿生城市與實體城市具有同步的生命周期規律和建設秩序,能夠不斷地動態更新與反饋,是一個不斷進化的生態系統。而現有智慧城市實踐,則限于城市的某一局部或某一階段,難以形成生態系統,無法沉淀有全景價值的數據,更無法形成城市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數據資源。再次,數字孿生城市是一個可模擬計算、推薦與自我進化的城市實驗室,它與實體城市對應的問題能夠進行驗證、預測和智能決策。

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城市首席專家高艷麗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城市首席專家高艷麗作了“以數字孿生城市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主題演講。她認為,數字孿生城市是技術演進與需求升級雙輪驅動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一種新理念、新途徑、新思路,其有賴于城域物聯感知平臺、城市大數據平臺、城市信息模型平臺、應用支撐賦能平臺四大核心平臺,而這些核心平臺又需要六大關鍵技術集成支撐:一是新型測繪,快速采集地理信息;二是標識感知,實時“讀寫”真實城市;三是協同計算,高效處理海量數據;四是全要素表達,精準“描繪”城市前世今生;五是模擬仿真,在數字世界推演城市運行態勢;六是深度學習,推動城市自我學習智慧成長。

圖:青島西海岸控股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青島城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浩
青島西海岸控股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青島城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浩圍繞青島中央商務區基于CIM的數字化運營實踐進行了分享。他指出,青島中央商務區通過資產的數據化、數據的可視化,打破了信息孤島,整合了多方數據,建立了基于CIM的城市綜合管理平臺架構,打造交通指數、安全指數、產業指數、綜治指數四大運行指數衡量青島中央商務區總體運行健康態勢,實現了涉及黨建、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交通、市容治理和產業招商等全過程業務的應用。

圖:北京飛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彬
北京飛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彬認為,CIM的靈魂是以模型為載體的信息,CIM平臺三維數據治理要聚焦三大關鍵問題:一是數據接入與融合,包括多專業、多源BIM數據的接入,BIM數據與其他空間數據的融合匹配,坐標轉換,BIM對象與GIS對象間的拓撲關系重構等;二是數據的表達與交互,包括空間視圖表達與操作體驗的融合,不同用戶視角的應用場景等;三是數據組織與分發,包括面向場景的大體量、海量BIM+3DGIS數據優化,面向場景的BIM數據識別、提取等空間綜合處理技術,CIM數據交付及共享服務的標準等。

圖:青島海納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德昶
青島海納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德昶認為,智慧社區、園區是新型智慧城市運行生態系統和產業生態系統入口。智慧城市建設可以考慮由點到面,鏈接成網,沿著“小社區→大城市”的發展路徑推進。在此過程中,要尤為重視用戶場景體驗,深度挖掘用戶和行業痛點,借助CIM技術打造智慧安全、智慧消防、智慧建設、智慧環境、智慧市政等一系列智慧應用場景,讓用戶生活更安全、舒適、綠色、健康,讓企業節能降耗、提升運營效率與品牌競爭力。

圖:深圳市奇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洋鋒
深圳市奇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洋鋒分析稱,智慧園區經過了基建時代、電子時代、智能時代,如今正在快步進入智慧時代。未來智慧園區建設將以統一物聯網管理平臺為核心,構建智慧園區“四層次”能力:物聯全鏈接、多場景聯動、數據盤活、運營智慧化,從而賦能園區實現安全管控、高效運營、節能低碳、增值服務與產業鏈接等關鍵客戶價值,從而開創園區運營新模式。
CIM平臺發布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提質增效

圖:廣聯達CIM平臺發布
在論壇上,廣聯達CIM平臺正式發布,該平臺是智慧城市建設所需要的數字城市空間基礎設施,能夠嫁接規劃、國土、交通、水利、安防、人防、環境保護、文物保護、能源燃氣等智慧城市相關領域。其核心體現為“三個一”:一套CIM模型,覆蓋城市的全空間展示;一個CIM對象:全息映射物理世界;一個平臺級服務入口,提供全部的城市綜合服務數據,為智慧城市應用中各類復雜業務需求提供全面支撐與賦能。
從2013年至今,我國已有700多個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成為全世界智慧城市數量最多、發展最快的國家。在此背景下,承載智慧城市所有數據的CIM平臺,將越來越被重視。未來,廣聯達作為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將技術與應用雙管齊下,以“數字建筑”理念踐行和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