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第二十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首場專業論壇第二屆新型肥料與肥料助劑發展論壇開幕。來自專業研究機構、大專院校以及企業的參會代表近400人參會,會上,參會人員積極發言,對我國新型肥料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中國化肥信息中心主任陳麗在會上發言時強調,未來精準農業將是發展向,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全面應用會取得很大的作用。未來,遙感、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技術等技術將與地理學、農學等學科高度融合,從而實現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態環境等目的。
根據國際研究預測,全球智慧農業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全球智慧農業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90.2億美元達到2025年接近700億美元的規模。
鑒于巨大的市場,傳統的農資企業紛紛著手布局農業信息化,一直處于行業龍頭地位的芭田股份早在2012年搶占先機,率先發力智慧農業,進行農業智能化探索,構建 “生態芭田、智慧芭田”產業格局。
2016年,由芭田股份自主開發的快速測土、測葉儀等十多項農業物聯網設備正式投入使用,同年,芭田農財APP開始上線運營。至此,公司構建的“生態芭田、智慧芭田”格局已基本形成。
2019年,芭田股份步入應用創新的5G時代。借助5G的高速發展,依托于大數據平臺,芭田股份引入了最新AI人工智能技術,為農業賦能。主要應用在兩大方向:一個是基于數據分析的數據趨勢預測,應用在農產品行情預測。另一個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圖像識別領域,圖像識別是指利用計算機對圖像進行處理、分析和理解,以識別各種不同模式的目標和對像的技術。芭田股份推出了植戶掃描芭田冠狀肥包裝袋上的外碼,即可暢享精準產品信息、科學施肥方法、當地實時農產品行情、專家24小時在線解答、種植狀元爭霸等五大AI智能服務。芭田五大AI智能服務的成功構建,也標志著芭田智慧農業由技術創新向應用創新轉變。
芭田股份不斷堅持技術創新,探索"人工智能+農業"方向創造更大價值。截止目前,芭田股份重點打造的包含農財網、一袋兩碼、專家診室、農情信息等多個模塊在內的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正逐步進入成熟期,同時,在智能農產品行情服務、智能溯源上、智能服務田服務上廣泛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物聯網涉農數據智能采集、智能分類、可視化分析、智能服務等工作,實現了“化肥、農戶、大數據”有效交匯,這不僅將引領和推動整個行業大數據生態圈的發展,更會對整個行業的“智”造升級提供一個良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