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云計算提升工業效率
今年中國5G牌照的發放,使得5G商用速度進一步加快。據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5G專家張龍介紹,“中國移動2012年啟動5G研發以來,就在和合作伙伴一起定義5G需求場景、研發關鍵技術、探索端到端演進等。”
今年6月,中國移動推出了5G+計劃,具體包含5G+4G、5G+AICDE、5G+Ecology、5G+X四個部分。
其中在談及工業場景時,張龍表示,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級戰略,中國移動5G的80%應用目前都在工業互聯網。“工廠的需求主要有三個,第一是希望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第二是無線化、柔性化;第三是全連接。”
而目前,中國移動通過5G+工廠的模式,可以實現生產的網聯網、自動化和智能化,并提升資源配置及生產效率,降低各類人為事故的可能性。具體而言,中國移動可通過“上行大寬帶+AI”實現機器視覺質檢、通過“上行大寬帶+低時延高可靠”實現機器人巡檢等等。
針對工業場景,余弦也認為,近兩年的一個爆發點就是工業互聯網,而整個工業互聯網的架構和模式設計,都是為了瞄準整個工業行業的三大發展趨勢,即連接化、數字化、智能化。
具體如何落實?余弦進一步說,初級的互聯是通過設備連接實現智能監測與產品智能化,這個階段主要聚焦設備服務和產品創新,為工業用戶提供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工業服務云平臺。
再進一步,就是人與生產過程和企業流程的深度連接。比如通過企業微信以及小程序,除了可以充當企業的基礎平臺,還可以承擔OA系統、工業生產平臺、企業運營等功能。
最為成熟的則是產業的互聯。余弦表示,企業與企業間的互聯,解決的是企業配置效率的問題。“在智能化的供需配置器支持下,能夠快速洞察不同用戶群同類需求的特點及趨勢,從而指導企業調整內部生產運營提供匹配的供給,甚至借助互聯能跨產業獲取生產要素來更好地滿足需求。”
無人機賦能農業
極飛科技公司是一家農業無人機企業,現有1400名員工,2000架農業無人機, 已服務農戶637萬。截至2019年9月20日,極飛完成了累計作業面積3.1億畝,累計培訓了5.6萬名中國農村的無人機使用人員。
談及農業話題,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在2019中國智造業年會上表示,現在,中國的農村人口急劇減少,老齡化情況日益加劇,農村用工難現象也日漸凸顯。這一背景下,農村對可替代勞動力的智能化設備需求越來越大。
此外,雖然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逐年攀升,但管理環節機械化水平仍舊停滯不前,農民缺乏有效的植保機械,大多還是依賴手動方式進行農田管理。
彭斌以棉花的種植為例,“管理環節大概占76.7%的時間,但平均機械化率僅有7%”,在他看來,無人機是幫助農業在這個環節產生降本增效的關鍵工具。
彭斌進一步說道,以往,耕地的農藥使用過程過于粗放,而借助無人機,可以降低農藥的使用量。“一架無人機現在可以作業約20畝地,利用AI技術,無人機還會根據農田地形的不同而調整工作。”
此外,極飛科技也在為農業提供機器人、物聯網設備等,幫助農民提高效率。并通過技術把農田和人連接起來。例如,消費者在超市買食品時,掃碼就可以看見這個食品的來源。